【优质护理】脑卒中患者的难“咽”之“饮”


脑卒中是我国成年人致死和致残的首要原因。吞咽障碍是脑卒中常见并发症,且以口咽吞咽困难为多见,亦称为卒中后吞咽障碍。



什么是吞咽障碍?
吞咽障碍:指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发生于不同部位的吞咽时咽下困难。吞咽障碍可影响摄食及营养吸收,还可导致食物误吸入气管引发吸入性肺炎,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据统计,我国脑卒中患者的发病率为1.82%, 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的发生率高达51%到73%。根据ASA指南推荐病人开始进食、饮水或者口服药物前进行吞咽功能评估,有助于识别误吸的高危病人。

我院神经内科的护理人员会在病人入院24小时内对所有脑卒中病人和老年患者进行吞咽障碍筛查—洼田饮水试验,为进一步的治疗与护理奠定基础。

洼田饮水试验的意义

① 确定是否存在吞咽困难;
② 确定吞咽相关风险因素(误吸等);
③ 确定是否需要改变提供营养的方式;
④ 为吞咽障碍患者进一步检查和治疗提供依据。
洼田饮水试验检查方法

患者端坐,喝下30毫升温开水,观察所需时间和呛咳情况。

分级
1级(优)能顺利的一次性将水咽下。
2级(良)分两次以上不呛咳的咽下。
3级(中)能一次咽下,但有呛咳。
4级(可)分两次以上咽下,但有呛咳。
5级(差)频繁呛咳不能全部咽下。
评定
正常:1级五秒之内。
可疑:1级五秒以上或2级
异常:3到5级。

吞咽困难患者应该如何进食

01
饮食调整
通过改变食物或液体的结构形态、质地或者黏度,减少食物在口腔及咽部的残留,降低误吸的风险。固体食物可加工成泥状或布丁状半固体,降低吞咽难度;白开水、清汤等液体中加入增稠剂,提高其黏度,可减少呛咳和误吸。
02
正确的进食姿势
进食时选择坐位或半卧位(30°~45°),偏瘫者患侧肩部垫软枕,照顾者位于患者健侧,吞咽时头部前屈,配合转头吞咽、点头吞咽、侧方吞咽和交互吞咽等吞咽技巧。进食后让患者保持该体位30min,防止食物反流引起误吸。根据患者需求选择安全、方便、 实用的进食工具如叉勺、改进的餐具、缺口杯等。

03
进食环境和口腔护理
进食进水时保持环境安静、舒适;减少干扰,增亮照明,避免边进食边谈笑。保证充足的进餐时间:喂食速度宜慢,量宜小,并充分咀嚼,确定完全吞咽后再吃下一口。有效的口腔护理可清除口腔、咽喉部的痰液和残留物,保持口腔清洁,预防口腔感染、促进患者的食欲。

作者|内一 孙可鈃
整理编发|宣教科
本微信号致力于医学、保健等的公益宣传,无任何商业用途,若有文字、图片、视频涉及侵权或违规,请及时告知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