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健康教育

听力下降怎么办?科学用耳,守护听力健康

作者:绍兴袍江医院 发布时间:2022-10-01 14:50:00

你以为老年人才有听力问题?

其实不然,如果你的耳朵:

出现嗡嗡声或耳鸣,

看视频时,听音频时需要调高音量,

交谈时,需要面对面讲话才能听清

……

毫无疑问,你的听力正在下降。 

哪些坏习惯会损伤听力?

如何保护听力?

往下看,一起来掌握知识点

↓↓↓

640 (8).png


如何预防耳聋?

这几个方法可以保护听力

1.塞耳沐浴,防污入耳塞耳沐浴,保持外耳道的清洁卫生,是预防耳病的重要措施。若污浊的水入耳,易引起耳道疼痛,红赤肿胀,甚至鼓膜穿孔流脓。在江河、池塘游泳时,若污水入耳,应立刻用干净棉花清洁耳道。



2.排除危害,远离噪声

长期处于分贝较高的噪声环境中,会对耳部的听觉神经以及大脑中枢听觉神经造成巨大损害,进而诱发耳鸣及神经性耳聋,严重时可导致全聋。因此远离噪声,是预防神经性耳聋的重中之重。


3.规律作息,适度运动

在日常生活中,大家要积极参加各种体育活动,规律饮食,注意休息,不要熬夜。只有拥有了健康的身体,疾病才能远离我们。


4.讲究卫生,戒除挖耳

人的耳道孔很小且洞很深,鼓膜也很薄。若在人多热闹的环境中用坚硬物,如铁、木、骨等挖耳,常易因碰撞而致耳道外伤,甚至鼓膜外伤,使耳道疼痛、流血、肿胀,造成听力减退,导致神经性耳鸣,因此,需戒除挖耳习惯。

640 (9).png

5.提醒幼儿,避免误伤

耳鸣对小孩造成的危害比成人更甚。主要是因为小孩耳道和鼓膜比较薄弱,易受耳病侵害。因此,家长应教育小孩勿将玩具、豆类、食品、纸屑及昆虫放入耳道,以免引发外耳道炎,造成耳鸣。若耳道疼痛,听力障碍,甚至流水、流脓,应及时去正规医院就诊。


6.娱乐有节,音量适度

鼓膜很薄,若音量过大,极易对其造成损伤,导致神经性耳鸣或造成耳聋。因此,电视机、录音机、音响的音量不宜过高或过低。若传入耳中的声音使人产生了不适感或影响到人面对面交谈时,应回避或减小音量。长期在噪声环境中作业时,应戴防噪耳塞,并定期检查听力。


7.两高两低,科学饮食

日常生活中,大家如果在饮食方面多加注意,也可有效预防神经性耳鸣的发生。饮食应遵循“两高两低”原则,即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低盐。比如,可用瘦肉、鲜鱼、活禽等炖汤。严控食盐摄入量,还可多食些水果及韭菜、胡萝卜、芹菜等高维生素的蔬菜。


听力筛查是及早发现、及时管理听力损失的有效方法。早发现、早治疗可阻止或延缓听力损失的发生、发展。


作者 | 门诊护士  李梦娜

整理编发 | 宣教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