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健康教育

【健康科普】关于百日咳,这些知识请知晓

作者:绍兴袍江医院 发布时间:2024-06-03 08:59:00

一、什么是百日咳??

百日咳是由百日咳鲍特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属于法定报告的乙类传染病。该病病程较长,咳嗽周期可长达2~3个月,故称为“百日咳”。


二、百日咳如何传播?

百日咳患者、隐性感染者以及带菌者均为本病的传染源,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也可经由密切接触传播。所以,对婴幼儿来说,感染百日咳鲍特菌的父母或同胞是其最主要的传染源。

三、哪些人群易患百日咳?

人群对百日咳普遍易感,但婴幼儿更为敏感,特别是无免疫史的婴幼儿发病风险更高。成人或年龄较大的儿童感染百日咳后,其临床症状相对较轻。患儿年龄越小,出现并发症和重症的风险越高。

四、百日咳的表现有哪些?





潜伏期:百日咳杆菌进入人体后的潜伏期5—21天,一般为7—14天。


卡他期:表现为流涕、打喷嚏、流泪、咽痛、阵发性咳嗽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多无发热,或初期一过性发热。该期排菌量达高峰,具有极强传染性,持续1—2周。


痉咳期:通常表现为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即一连串、严重剧烈的咳嗽,在痉挛性咳嗽后伴有深长吸气,高调鸡鸣样声音,反复多次,直至咳出黏痰,日轻夜重,睡眠期间痉挛性咳嗽更为突出,影响睡眠。


恢复期:痉咳逐渐缓解,咳嗽强度减弱,发作次数减少,鸡鸣样吼声逐渐消失,阵发性痉咳症状可持续数周或数月。


并发症:多见于新生儿和6月龄以下婴儿,以肺炎最常见,可并发肺不张、气胸、纵隔气肿、皮下气肿、肺动脉高压、窒息和脑病。

五、百日咳如何预防?




接种疫苗

接种含百日咳成分疫苗是预防百日咳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对降低百日咳感染后的重症和死亡有较高的保护效果。


按照国家免疫规划程序,儿童应在3、4、5月龄和18月龄各接种1剂次含百日咳成分疫苗。未接种儿童应尽快补种。

佩戴口罩

佩戴口罩是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要措施,可有效减少病原体传播。家长出现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近距离接触照护婴幼儿时应科学佩戴口罩,降低婴幼儿的感染风险。

五、百日咳患者如何护理?

1、要及时隔离,居室消毒通风,要隔离至痉咳后3周(或有效治疗后5天),最好单间居住,另外,家长如果生病,建议少和宝宝接触,避免交叉感染;

2、勤洗手,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3、保持环境舒适安静,减少外界刺激诱发咳嗽;


4、进食营养丰富及易消化食物,如面条、米粥、蒸蛋等,少量多餐,避免呕吐;


5、当发生痉咳时,应让患儿侧卧或趴在家长肩上,防止呕吐物误吸,同时拍背帮助排痰,对于夜间咳嗽频繁影响睡眠的宝宝,可以将床垫靠头一侧抬高成一个倾斜的坡度或将宝宝的上半身略垫高一些,能缓解症状。




作者|院感公卫科 张莎敏

整理编发|宣教科

本微信号致力于医学、保健等的公益宣传,无任何商业用途,若有文字、图片、视频涉及侵权或违规,请及时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