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科普 | “幽门螺杆菌”上了热搜!
作者:内一 王凯利
发布时间:2022-01-14 13:50:00
最近,“幽门螺旋杆菌”上了热搜!
美国卫生及公共服务部发布了第15版致癌物报告,其中“幽门螺旋杆菌慢性感染”被明确标为可致癌。根据世界胃肠病组织保守估计,全球至少有一半人口感染幽门螺旋杆菌。
一听说幽门螺杆菌慢性感染可致癌,许多人开始不淡定了。开始查找各种资料了解什么是幽门螺杆菌?有什么症状?日常生活中怎么预防?
什么是幽门螺杆菌?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寄生在胃内的细菌,黏附于胃黏膜以及细胞间隙,即可引起炎症。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最常见的细菌感染之一,目前我国感染率约50%。
可能感染幽门螺杆菌的场景
感染后可能出现哪些症状?
感染后一定会得胃溃疡吗?
并非一定会得胃溃疡。但大多数胃溃疡与十二指肠溃疡患者都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因此认为幽门螺杆菌是引发溃疡病的主要原因。
日常如何预防
大量研究和分析结果均表明,幽门螺杆菌感染存在明显的家庭聚集现象,感染者不经治疗很少痊愈,存在持续传播的可能性。
理论上来说只要不让这种细菌进入口中就可以预防,家人同时治疗、碗筷消毒、分餐、注意口腔卫生、定期换牙刷、多锻炼身体增强免疫力是预防该菌感染最关键的措施。
在就餐时,使用公筷、公勺,儿童可以使用单独的餐具,定期用消毒餐具等。此外,更是要摒弃用嘴对嘴的方式给婴幼儿喂食或将咀嚼后的食物给孩子吃的习惯。
根治后的患者一样也要注意预防再次感染,主要是预防日常亲密接触再次传染,因此,家人一同治疗是避免互相传染、再次感染的关键。
作者 | 内一 王凯利
整理编发 | 宣教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