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健康教育

春季养肝正当时,中医教你护肝功

作者:周巧云 发布时间:2025-02-15 13:52:00



中医理论中,人体与自然四时紧密相连,春季阳气生发,万物复苏,在人体五脏之中,肝与之相应,主生发之气。若在春季忽视养肝,肝气无法正常疏泄条达,就容易导致肝气郁结、肝火上炎等一系列肝脏相关问题,影响身体健康。所以春天我们应该注重肝脏的调养。


01

春季养肝,首重作息



中医强调“天人合一”,春季应早睡早起,与自然的阳气升发节奏相契合。夜晚是肝脏排毒和养血的关键时段,《黄帝内经》中提到“人卧则血归于肝”,意思是当人进入睡眠状态时,血液会回流滋养肝脏,为肝脏提供充足的养分,使其更好地发挥解毒、藏血等功能。


因此,保证充足且规律的睡眠,能让肝脏在夜间得到充分的修复。


02

在饮食调养方面,多食用绿色食物



中医提倡“五色入五脏”,绿色食物对应肝脏,春季可多食用菠菜、芹菜、西兰花等绿色蔬菜。菠菜性甘凉,入肠、胃、肝经,具有滋阴平肝、清理肠胃热毒的功效;芹菜富含多种维生素和膳食纤维,能清肝热、降血压。同时,应少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花椒等。春季本就阳气上升,过多食用辛辣食物易助长肝火,导致肝阳上亢,出现目赤、口苦、烦躁易怒等症状。


03

情绪调节对肝脏健康至关重要





肝主疏泄,不仅能调畅气机,还能调节情志。肝的疏泄功能正常,人体气机通畅,心情也会愉悦舒畅;反之,若长期处于焦虑、生气、抑郁等不良情绪中,会导致肝气郁结。比如,有些人在情绪波动较大时,会出现胁肋胀痛、食欲不振等症状,这就是肝气不舒的表现。因此,在春季要学会调整心态,保持心情舒畅,可通过听音乐、与朋友聊天、参加社交活动等方式排解不良情绪。


04

适当的运动也是春季养肝的重要环节




春季阳气升发,正是户外运动的好时节。可以选择踏青散步、打太极拳、八段锦等较为舒缓的运动方式。踏青散步能让人体吸收自然的阳气,促进气血流通;太极拳和八段锦动作缓慢、柔和,注重身体的整体性和协调性,有助于调节肝脏的气血运行,增强肝脏功能。



05

中药调理也是春季养肝的有效途径




对于有养肝需求的人群,可在医生指导下适当选用一些中药。如枸杞,味甘性平,归肝、肾经,有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的作用,日常可用来泡水饮用。还有菊花,能清肝明目、清热解毒,与枸杞搭配,养肝效果更佳。此外,茵陈有清利湿热、利胆退黄之效,春季适当服用可帮助肝脏排出湿热之邪。



06

按摩穴位同样有助于养肝




太冲穴是肝经的原穴,位于足背,第1、2跖骨间,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中。经常按摩太冲穴,可起到疏肝理气、平肝潜阳的作用。还有期门穴,在胸部,第6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按摩此穴能调理肝脏气血,促进肝脏疏泄功能。每天坚持按摩这些穴位,每次按摩5-10分钟,以穴位产生酸胀感为宜。




春季是养肝的黄金时期,我们应从作息、饮食、情绪、运动、中药调理以及穴位按摩等多个方面入手,顺应天时,遵循中医养生原则,精心呵护肝脏,为全年的身体健康打下坚实的基础。



周巧云 主治医师

简介: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山西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专业。师从山西省名老中医、原山西省中医院院长冯五金教授。

擅长:功能性消化不良、慢性胃肠炎、慢性腹泻、便秘、复发性口腔溃疡、月经病、围绝经期综合征、皮肤瘙痒等病症;对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及失眠、焦虑、神经官能症等亚健康的调理治疗有独到的见解。

医疗及科教成果:在国家级杂志发表论文两篇,《冯五金教授从肝论治功能性胃肠病经验》发表于《中医药导报》,《冯五金巧用加味越鞠丸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验案举隅》发表于《中国民间疗法》。


作者丨中医科 周巧云

整理编发丨宣教科